您的位置:首页 >评测 >

ofo新一轮融资尘埃落定:倒向阿里 滴滴或出局

时间:2018-03-13 08:34:00 来源:网络整理

今日,ofo宣布完成E2-1轮融资8.66亿美元。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,灏峰集团、天合资本、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。

这也意味着,为其数月的ofo、滴滴、阿里三方博弈终于告一段落。知情人士告诉腾讯《深网》,本轮融资过后,阿里系将正式进入ofo董事会。但对于未来三方势力谁会在董事会中取得新的主导权,目前仍难以判断。

不过,滴滴在控制权上有所让步已成为事实。一个可能的将来是,随着ofo向阿里系逐渐靠拢,滴滴极有可能转变为纯粹的财务投资者。而强势的“外来者”阿里系,最终有可能取代滴滴原来的位置。

或者,更进一步。

同床异梦

2016年9月,ofo获滴滴数千万美元B+轮融资。这是一切故事的开端。

在接受投资不久后,年轻的ofo团队就开始意识到一些异样。一位知情人士曾告诉腾讯《深网》,双方的沟通并不算顺畅,“滴滴的想法一直是将ofo纳入滴滴的战略体系,但ofo方面却希望双方是战略合作关系”。

相互定位上的反差,随着合作日渐深入,变得愈加凸显。

至2017年上半年,滴滴已通过多轮融资跻身ofo第一大机构股东,拥有近30%股份和两个董事会席位;但合作伊始透露的滴滴APP中会设置的ofo模块,却拖延数月都未曾落地。

有内部人士称,这背后围绕用户体系及模块出现后两方各自的发展路线问题,双方出现了分歧。不过,这一说法并未获得双方正面证实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直至去年4月27日,这项功能才开放,这距离2016年9月滴滴入股,已经半年有余;与之对比的是,摩拜早在去年2月就已接入腾讯的微信小程序,并一度成为小程序上的明星应用。

真正将矛盾置于台面,则是在去年7月滴滴向ofo“派驻”高管后。根据当时的报道,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加入ofo,担任执行总裁,直接向戴威汇报;滴滴市场负责人南山进入ofo负责市场;财务总监Leslie liu分管ofo财务部门。

由于这批职业经理人直接接管了市场、财务等数个关键部门,令创始团队在内部的地位颇为微妙。一位内部人士曾向腾讯《深网》表示,对于这批职业经理人,戴威本来是欢迎的,“ofo的创始人团队都很年轻,经验老道的职业经理人来补足不是坏事”,但在磨合过程中,一些反客为主的举措,却让原有高管团队大为光火。

最终,在11月,这批高管均从ofo“被”离职。由于滴滴方面事先并未获知这一情况,戴威的突然决策,令滴滴措手不及。

这件事也让滴滴终于下决心,对ofo主动出手。

滴滴绝非毫无准备,在2017年9、10月前后,滴滴就已开始就同摩拜的合并事宜与相关方进行接触。

然而,一位接近ofo高层的人士则在去年12月底时向腾讯《深网》透露,与滴滴对合并高度积极的态度截然相反,ofo创始团队却迟迟未将与摩拜的合并纳入考虑范围内。

“他们(戴威等ofo创始团队)的想法可能很简单,只要合并,即便出任联合CEO,也必然会最终出局”,该人士称。

不巧的是,彼时ofo匮乏的资金链,却使得戴威手中已没有太多斗争筹码。

一盘死局?

ofo最近的一次融资,发生在2017年7月。在此之前,每轮融资之间最长3-4个月的间隔,是ofo不断疯狂扩张的底气所在。

然而与资方微妙的关系,一度令去年7月后,ofo未获任何融资。而在此期间,资金的消耗速度,却并未有所减缓。

运营成本仍高居不下。一位曾在某家单车企业担任高层的人士曾告诉腾讯《深网》,在如何降低车辆损毁率,降低车辆维修及人员调度成本方面,忙于应对竞争的单车企业,尤其是ofo,并未取得显著成果。

“原先我们估计,精细化运营与产品细节优化会成为后期单车市场的竞争关键,但事实上,我们都错了”。

供应链上的支出同样是刚性开支。一家位于天津王庆坨的供应链厂商当时告诉腾讯《深网》,共享单车厂商的账期普遍在有所拉长,拖欠账款的事件更是时有发生。只是碍于合作关系,达成一定协议后,没有把事情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;但来自供应商的催款,对于包括ofo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厂商,已经不再陌生。

不仅如此,原先被戴威视作“并不重要”的补贴,在2017年年中后,成为了整个共享单车界重要的常态。

“对手的车几乎免费,我们收费,就算我们的车服务再好,也没人骑”,一家中小型单车企业负责人曾向腾讯《深网》坦言。这种恶性竞争不仅拖垮了众多二三线玩家,同时,摩拜ofo自身也几乎丧失了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。

只花钱,不挣钱,让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商业模型都走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。

资本成了绝对的主角。对于缺乏造血能力的ofo而言,融资跟不上,无疑就意味着死亡;这时,滴滴即便再面目可憎,也是能帮助它活下去的“贵人”-----如果没有新的“贵人”的话。

当滴滴在积极筹划合并时,在年轻的戴威眼中,ofo的新“贵人”正策马赶来。

引狼入室?

阿里的深度介入,让战况终现转机。

事实上,早在去年4月,阿里系资本蚂蚁金服首次对ofo进行注资。当时在外界看来,ofo应该是有意向阿里系倾斜。然而,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诉腾讯《深网》,彼时阿里的注资数额并不多,极有可能仅有几千万元人民币的量级,而ofo官方也对投资金额与占股比例闭口不谈。双方首次合作的浅尝辄止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戴威立场上的摇摆不定。

“戴威并不想站队阿里,其目的只是想手上保存一份筹码,向滴滴施压”,该人士表示。

即便在去年7月的E轮融资中,ofo宣称阿里对其领投,在数额上也没有发生质的飞跃,在持股比例上,也远未威胁到位居第一大机构股东的滴滴。

腾讯《深网》进一步了解到,当时,阿里系股东并未进入ofo董事会。而根据《财经》此前的报道,滴滴在ofo董事会中拥有两席,但不控股;ofo五名联合创始人均在董事会中。

可以看出,此前戴威有意引入阿里系资本与第一大机构股东滴滴抗衡,但在控制权的出让上,却并未予以实质性让步。

这也一度使得阿里方面顾虑重重。如果无法获取ofo的绝对控制权,“滴滴快的合并”的案例极有可能再次上演。

但这或许正是戴威希望达成的效果。对他而言,这颗种子只要预先埋好,就会多一条生路。

当滴滴与其矛盾公开化后,戴威终于决定让阿里进入,以此抗衡滴滴此前在ofo董事会举足轻重的话语权。

不过,当时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腾讯《深网》,这一操作的难点在于,虽然戴威同意阿里进入董事会,但有着高度控制欲的阿里并不满意与滴滴分享这一胜利果实。为此,阿里拿出一份方案,希望对滴滴股份进行回购,同时,再砍掉戴威的一票否决权,提高自身在ofo的控制力。而一票否决权正是此前“赶走”滴滴系高管的杀手锏,让戴威放弃,并不容易。

战况再次陷入僵局。

最终博弈

但当时留给戴威和ofo的时间,已经变得越来越少。

今年1月,在众多业内人士眼中,ofo正走在弹尽粮绝的路上。而彼时腾讯《深网》了解到,去年12月外界传言的阿里10亿美元融资并不属实,可以确定的是,当时阿里的资金只到账了2亿,仅仅用以解ofo的燃眉之急。

阿里入局ofo的目的几乎没有悬念:就是为了控制这家共享单车领域唯二的两家巨头公司之一。在去年10月,阿里虽然促成了哈罗单车与永安行合并、并成为其实控人,但相比ofo,这两家公司的体量尚小,若想达成ofo在该领域的野心,短期内几无可能。

而来自业务层面的数据,却在佐证ofo之于阿里的重要性。根据3月12日ofo的官宣,自ofo实施信用免押金一周年,一年以来已累计免押近3000万人,节省押金超过40亿元;而芝麻信用平台截至2017年底,各个行业累计所免除的押金及对应的用户数也仅仅是400亿与4150万------ofo一家,就占了芝麻信用70%的用户数与10%的免押金总金额数。

对于大力推进免押金信用社会的蚂蚁金服而言,ofo的战略意义已经十分清晰。因此,即便与ofo、滴滴的谈判一度陷入僵局,阿里系也不希望资金链已陷入崩溃边缘的ofo死掉。

抵押贷款成为各方愿意接受的折中方案。根据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,ofo在2月5日和2月12日以小黄车作为抵押,取得了两笔贷款,两笔合计17.7亿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第一笔质押中ofo履行债务的期限仅到达今年6月7日。这愈加体现了此次抵押仅为暂时性过渡的性质;或者,另有所图。

最终,在此次抵押贷款完成仅一个月,这场持续数月的博弈迎来落幕。据介绍,此次融资采取股权与债权并行的融资方式,这也意味着,此前的抵押贷款有可能被置于本轮融资之中。

作为ofo当前最有价值的资产,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小黄车早已被抵押给阿里。也许,在执行抵押的那一刻,ofo的命运就已经注定。


郑重声明: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