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业界 >

身份识别领域“让科幻照进现实” 2017 CCF-IFAA科研基金评选结果揭晓

时间:2018-01-25 16:34:00 来源:网络整理

如果说“科幻”是人类对未来的畅想,那么“现实”就是人类对畅想的实践;而“科研”则是连接“想象”与“现实”的那座桥梁。

近日,中国计算机学会(CCF)与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(IFAA),联合发布的“2017CCF-IFAA科研基金”正式揭晓评选结果。来自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科院、丹麦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顶级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5位学者申报课题。经过19位学界大牛及IFAA联盟技术专家的两轮评审,共有8位申报学者脱颖而出。

作为首个“专注身份识别领域”的专项科研基金,CCF-IFAA科研基金从发布之日起,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。身份识别是网络安全保障的第一道、也是至关重要的关卡,当人脸识别、虹膜识别都已经不在是新鲜事,未来五年、十年甚至二十年,我们技术发展将会去到哪里?

科研方向之一:“行为建模”——AI时代的身份识别技术探索

早在2016年,谷歌CEO桑德尔·皮蔡就在他的公开信中称,人类将进入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。传统场景下,人工智能的高频结合与应用,让人们不断感受到科技变革带来的便捷和愉悦,在身份识别领域也不例外。

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机器学习。通过记录和分析大量的行为数据,AI技术能够帮助设备“学会”识别用户的个性化特征,从而分辨出“你就是你”。

那么什么是行为数据?拿起手机的角度、手指滑动屏幕的幅度、速度、力度等,甚至你的盯着手机屏幕时眼球的颤动频率,都是行为数据的一部分。由于习惯差异,任意两个人之间的行为不可能完全一致。通过大量细微行为数据的记录和统计,机器能够运用超强的运算能力,找到你“与众不同”的特征,并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身份识别。

在此次基金的评审过程中,关于行为建模的课题占比接近40%。其中,西安交通大学沈超老师的《基于触感行为特征建模的移动终端主动身份识别技术》、同济大学王成老师的《基于用户合成行为建模的线上身份认证方法研究》、朱弘恣老师的《基于人体固有颤动特征的持续身份认证技术研究》等,在专项课题的分数排名中位居前列。

科研方向之二:颠覆传统模式?当“区块链”遇上身份识别

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中,“区块链”就像一块金字招牌,带动了股票市场上一水的“涨停板”。区块链最显著的特征是“去中心化”——即原本依赖某一个“可信赖中介”的模式,被某一个“区块”上所有用户的“集体担保”所取代。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,原本借条、合同这样的重要信息都是由村长这样德高望重的人来作保,而今天将由全村人一起帮你保管和公证。

身份识别领域里,身份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,如何应对泄露风险,一直是产学界关注的焦点。而区块链技术的介入,能否借助去中心化的存储模式来降低泄库风险?

不仅如此,从用户和服务供应商角度来看,借助“区块链”技术,身份信息的注册和维护成本将大大降低,同时存储和验证的安全和便捷性则大幅提高。因为用户只需注册一次,便可向全“区块链”各个节点,授权信息共享。

在此次基金的获选课题中,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、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操晓春老师的研究课题《基于区块链的多模态双因子身份认证模型》,就是对于区块链技术与身份识别技术结合应用的积极探索。

一场“最强大脑”的聚会

除了令人期待的课题项目,此次评审中,更让业界和学界兴奋的是参与评审的学界大牛。

他们中的许多人堪称是中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,在生物特征识别、网络安全、图像处理、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及成果——曾入选国家“千人计划”、长江学者,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,参与IEEE、ACM等国际专业组织,牵头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研究等。因此,此次评选,也可以说是身份识别相关领域的一次高级别专家聚会。

评审过程中,学界大牛们对“基于行为建模的身份识别”、“多因子结合的身份认证”、“区块链与身份认证”等热门课题作出的专业评判,代表着学界对未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,对基金申报学者的研究支持和成果转化,有着极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。

推动产学研结合,加速未来安全技术商用

但确定获选课题,仅仅是技术研究的第一步,后续的阶段性成果总结和商用转化,才是基金设立的初衷。作为本次基金的发起单位之一,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(IFAA)对于后续可能的研发合作充满了期待。

作为国内主流的身份识别行业标准的提供方,IFAA联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技术驱动型组织,长期致力于行业技术共创及研究。联盟依托科研基金、联合实验室、人才引进、专题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,积极探索与学界联合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。

此次的基金项目中,IFAA联盟设定的选题,均来自身份识别行业的热点及难点。CCF与IFAA方面希望,借助基金的设立,抛砖引玉,寻找行业技术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,同时传递市场声音、进而引导学界科研资源的投放方向。

借助基金项目的有效运转,IFAA联盟能够持续推动前瞻性的身份识别技术研究,提升该行业的中国自有技术能力;同时,也为AI浪潮下的技术和人才积累做好储备。而对身份识别领域的学者们来说,申报科研基金不仅为研究课题提供了资金支持,也有助于后续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数据合作、提升科研成果的商用转化速度,带动人才体系的建设更加完善。

附:最终8个获选名单


郑重声明: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