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田LGES宣布新合作 将在美设立EV动力电池生产合资企业
文 | 王雨桐
编辑 | echo
一次战争黑天鹅,让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,双双受伤。
近一段时间,和油价一起高追猛涨的,还有新能源汽车原材料的价格。受国际形势影响,金属镍,价格涨疯了。LME(伦敦金属交易所)镍交易价格日涨逾100%,两日内交易价格突破10万美元/吨。
镍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,本来此前价格就一直高居不下,这次由于战争的意外涨价,又是雪上加霜。
特斯拉领涨1万元
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,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、高性能版售价均上调1万元。在调价前已经下订的用户,不受此次涨价影响。
据新能源行业相关从业者分析,特斯拉的这一波涨价,一部分原因或许是上游原材料持续上涨,尤其是碳酸锂、镍和钴,导致供应链持续紧张,成本上涨的压力较大。2022年以来,上游的锂、钴、镍等材料价格,都处于疯涨状态。
3月4日,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突破50万元/吨,年内上涨幅度已经达67%;镍更是上演了史诗级的暴涨。
据天风证券测试,当镍价为5万美元/吨的情况下,Model 3(76.8度电)单车成本将上升1.05万元。
上游成本大涨、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压力,或将向终端销售传导,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的涨价潮或将继续。
2021年以来,特斯拉已经经历了8次涨价。涉及多款车型,今年年初,Model Y后轮驱动版更是一口气涨价2.1088万元。相比于中国市场,美国市场的涨价频率更离谱,2021年至今,特斯拉在美国市场已经提价了超过10多次。
3月10日,据特斯拉官网显示,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均涨价1万元。
涨价后,目前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为357900元,Model Y高性能版售价 397900元。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也涨价1万元,最新售价为34.99万元,Model 3后轮驱动版售价保持不变。
新能源汽车原材料全线飙涨
2022年以来,新能源汽车上游的成本压力日益加剧,或成为越来越多车企涨价的理由。
镍元素,以硫酸镍的形式应用于正极前驱体,因其可以提高材料活性,是三元锂电池高能量密度的关键。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,高镍电池近些年规模快速扩张。
从资源供应的角度来看,镍金属的供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,价格也在持续上涨,而这一次,受战争黑天鹅事件影响,镍金属价格一夜之间涨幅逾100%,两日涨价2.5倍,交易价格突破10万美元(63.21万元人民币)/吨。
除了涨疯了的镍,还有众多至关重要的元素的价格也正准备“起飞”。
以锂金属为例,截止到今天,国内锂金属价格报268.6万元/吨,较年初的170万元/吨上涨幅度超过58%。同样上涨的钴金属,今年以来涨幅也超过11%,截止到目前报价55.38万元/吨。
各大电池厂商正在面临较高的成本压力。近日,市场甚至有传闻称,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,近日报价已超50万元/吨,中游电池厂成本压力巨大,国内多家电池厂不买货、不接单对抗碳酸锂价格暴涨。
但也有分析师认为,镍价的这一轮暴涨,更多是多空双方博弈所导致的,镍的基本面或许不会支撑如此高的价格,未来镍价格大概率将回归正常。
不只是特斯拉
除了成本端的压力以外,新能源汽车赛道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:新能源补贴的退坡。这也就意味着,包括特斯拉、以及众多新能源车企均面临着新一轮的涨价潮。
据工信部发布的《四部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》显示,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,2020-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%、20%、30%。
这也意味着,自2022年起,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,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%,续航大于400km的纯电车型明年补贴金额将降低5400元。
最受伤的,或许还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们。
除了蔚小理外,包括上汽、长城、吉利、长安和造车新势力们,都在受众最广的“大众”市场竞争,而原料一上涨,补贴逐步退坡,厂商的成本控制和利润空间,都受到进一步挤压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底至今,超过15家新能源车企宣布了涨价,涵盖了10万元以下至30万元以上主流购车区间。
由此看来,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,如何解决眼下供应链难题,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,也成为了当务之急。
-
长安深蓝发布“原力”增程技术品牌,可实现 1200km 超长续航
2022-12-15 -
宜家推出支持Matter协议的Dirigera智能集线器
2022-12-15 -
德国将投资63亿欧元 将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增加14倍
2022-12-15 -
沃尔沃汽车被指侵权GALA乐队:承认,但不道歉
2022-12-15 -
小鹏汇天获 60 亿元银行授信,推进飞行汽车研发及生产制造
2022-12-15 -
分析师预测:特斯拉第四季度或交付逾50万辆汽车,上海工厂或占半数
2022-12-15 -
宝马旗舰迈入纯电动时代,7 系 BMW i7 全球首发,续航里程超 600 公里
2022-12-15 -
10 月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:宁德时代、比亚迪领跑
2022-12-15 -
雷军:小米只有成为电动汽车前五巨头才能成功
2022-12-15